不管这份名单在出炉之前是不是经历了光的“调整”。至少在表面功夫上,暂时避免了一次尴尬。
这份全明星名单,新老结合,有老牌球星,也没落下当红小生,每个入选基本上都配得上全明星这个名头。只是,好像没有外国人?
为什么?今年的外援表现都太差,还是突然今年球迷都集体排外,讨厌外国球员了?还是咱们本土球员青年才俊井喷,10个人的名单是在挤不下外国人了?
今年外援基本还都是各队当家数据王,联赛各项主要数据前20位还是被外援。在马布里的热度下降之后,福特森、亚当斯和劳森这些劳模型外援依然是深受大伙喜爱,但最后还是没人爱投外援一票。好像看球的和投票的是两种人群。
从2010年之后,CBA全明星首发阵容中外援还从来没缺席过,2010年的外援是卢卡斯,从2011年之后,联盟开始卷起马布里热,这期间他连续7年出现在全明星首发阵容中。直到今年,全明星首发阵容中,外援被团灭了。
全明星投票是球迷选自己心中最喜爱的球星,我们假设这些投票数据都是真实有效的,那么这就意味着代表着一个联赛最高水平的球员群体并不是这个联赛主要受众最喜欢的人,这听上去就有点吊诡了。
当然,CBA全明星投票不能和NBA类比,我们的票源主要来自于国内,各家球迷选各家球员,中立的球迷选形象好或者水平高的球员,那外援的票源来自于哪里?想必大部分是源自于主队的球迷以及一些中立或者其他球队的粉丝。
当年马布里之所以能连续7年出现在全明星首发阵容中,可不全是球迷的功劳。马布里的知名度高,可能还有他一些NBA的死忠粉会为他贡献票数,但在马布里这7年的全明星首发同时还有杜比、哈德森、弗雷戴特这些在NBA名不见经传,只在CBA某一支球队名头响亮的外援,他们照样也能杀进首发名单。
球迷基本还是那一批球迷,外援也依旧是各支球队的支柱,数据漂亮,率高,一切因素都没变,就是结果变了。
CBA是一个商业联赛,球迷是这个联赛的根基,观众们喜好才是联赛发展的方向。球迷喜欢什么?超级球星的表演,高水平的对抗,悬念迭起的比赛剧情。而联赛水平高低,精彩程度恰恰取决于这些重金请来的超级外援,这样一环一环扣下来,推演出来的结论应该外援至少是球迷最喜爱的群体之一,尤其是那些的外援,超级明星。
福特森、劳森、亚当斯这些劳模们若看到这份全明星首发名单,不知心中作何感想。南北10个名额,一个外援都没有,这种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我是心存疑问的。
联赛出现这种怪现象,就会衍生另外的一个问题。外援不受欢迎,那俱乐部重金请来的外援除了能提升球队成绩,可能还可以促进本土球员水平提高之外,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外延商业价值了。
商业联赛要赚钱,一是卖赛事,这其中最核心的是版权,球票收入,二是卖广告,这包括赞助广告,球员的延伸产品,球衣,球鞋等等装备。如果这些代表联赛水平的球员没有除了数据以外的商业价值,这对于一个立志于将蛋糕做大的商业联赛说是一件不幸的事。
你想想,外援的精彩表现不能够吸引球迷走进场馆,外援们和联赛相关的个人产品卖不出去,球队赞助商无法利用外援形象来获得更好的企业宣传,等等。联赛的商业化和外援几乎是没太大关系,他们就是上班打卡,拿钱走人。
这就是我们联赛开发和使用外援的方式?一个联赛的一群当家球星不受球迷待见,这事听上去不拧巴吗?
我们所有的这些推论,都是建立在CBA公司发布了的是一份完全在规则之下由球迷投票选出的全明星名单。如果这就是联赛的,那眼下的这个联赛,多少是有点不正常的,而且是在17-18赛季突然就不正常了。
换个角度想,如果这是一份人为修改的名单,大部分入选的球员都是基于各方利益的权衡结果,唯独外援是个没娘的孩子,舍了他们问题不大,没多少人会给他们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