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要看梅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在旧中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非凡。
李惠堂1905年出生在,四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现为锡坑镇)老楼村居住,在那里,这个天性喜爱足球的孩子,把口的狗洞当成了射门的目标。由于从带回来的足球被踢坏后,就从口的两棵柚子树上摘下柚子来当球踢,等到树上的柚子都被摘完后,他又用布巾扎成布团当做足球来。经过几年的锻炼,他的身体日见壮实,球技过人。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以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什么角度,他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入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
远东运动会从1913年起,每两年举行一次,按菲律宾、中国、日本的顺序,轮值主办。在其27年历史的10届竞赛中,李惠堂率领中国足球连得9届冠军,其中多次将日本斩于马下,成为了日本足球的噩梦。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李惠堂多次汪精卫的邀请和日本国内足球队的邀请,甚至还有的职业球队向他抛来橄榄枝。李惠堂率领南华队四处义演,收入全部捐给救灾、慰劳伤兵、孤儿等之用,更留下“海角归来奔国难,名成献艺赛频频”的诗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