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确表示:今后中小学要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3.足球运球绕标志物(以下简称“足球”)、排球垫球(以下简称“排球”)、篮球运球绕标志物(以下简称“篮球”),考生从3个项目中选择一个。
从理论上讲,1000/800m应当属于匀速运动,但按照段落技术特点,可以将全程分为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
方法:跑步成绩的决定因素由步幅与步频决定。步频天生的因素大,在步频的基础上着重步幅,从而和呼吸形成良好的节奏。
在运动场或者在公、野外进行持续跑,本人的中等速度持续10分钟左右。也可以定距离,比如匀速2000米、3000米等。
间歇训练法的通俗说法就是在每一段后进行间歇。当然,间歇的方式决定了训练的。比如说400米冲刺跑后进行躺卧等,主要是速度。如果选择减慢速度,同时调整呼吸后继续冲刺,就是1000/800米所需要的。
握球的方法:一是两手十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两手撑,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球的两侧将球夹持,(男生两食指接触,女生两食指中间距离为1-2厘米),两大拇指紧扣在球的后上方成“八”字,以保持球的稳定,这是常规的握球方法;二是一种相对的握球方法,这种方法优点在手臂伸得更直,出手点更高,挥臂更快更有力,缺点是有些女同学手小,容易打滑,这两年很多学校体育老师也在使用这个方法。握球后,两手下垂自然置于身体前下方,这样可以节省力量,在预摆时增大摆动幅度,握球和持球时应注意:
两脚前后开立,前脚掌离起掷线厘米,前后脚距离约一脚掌,左右脚间距离半脚掌,后脚脚跟稍微离地,两手持球自然,身体肌肉放松,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偏前,眼睛看前下方。
预摆是为最后用力提高实心球的初速度创造良好条件,预摆次数因人而定,一般是一至二次,当最后一次预摆时,此时球依次是从前下方经过胸前至头后上方,加速球的摆速,此速上体后仰,身体形成反弓形,同时吸气。
最后用力是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球的初速度及抛球角度。最后用力动作是当预摆结束时两手握球用力积极从后上方向前上方前摆,此时的动作特点是蹬腿、送髋、腰腹急震用力,两臂用力前摆并向前拨指和腕,旨在提高手臂的鞭打速度。
上肢力量,家里有哑铃或杠铃的孩子,做一些提拉,推升的动作,重量根据孩子的能力来调整,循序渐进。徒手可以每天做20-30个俯卧撑,每天3组。腰腹力量,主要做仰卧起坐,两头翘,背起等等,也是根据孩子的自身能力,适当加一定的量,循序渐进的。
按照一定的节奏,比如两秒一次进行,让孩子按照您的口令完成仰卧起坐,以10次为例,每组都是10次,中间休息30秒,大概3~4组。在此基础上,在次数上逐渐增加,比如第一组做10个,第二组12个,中间休息30秒,同时口令节奏也可以从2秒一次变为1秒1次。
让孩子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计时训练,10秒、20秒、30秒等,让孩子在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多做。以10秒为例,家长计时,要求孩子在10秒的时间内尽量完成尽可能多的次数,比如最低要求是10秒钟8个。一般进行3~4组,中间休息1分钟或者30秒。在此基础上,时间可以逐步增加。
静力性是指在静止的状态下,通过克服自身重力或外在阻力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可以对腰腹肌肉进行深度刺激。例如静止举腿,让孩子平躺下来,双手垫在臀下,抬腿悬空,腿与地面成30°左右。或者两头起持久,让孩子仰卧于垫子上,两头抬起,即头和腿抬起,臀部着地。一周进行一次为宜。
(1)首先熟悉球性,先带球散步,让球能跟着你走,再带球慢跑,能把球带上,但不能离开脚的控制,接着学会内脚侧运球,左右脚交替运球;
(2)绕杆,尽量让球绕着杆边过,让球以最短的线米,熟悉一段时间后杆距离减为2-3米。注意:绕杆变向之前的推球不能太大,用外脚背推球变向,向左用左脚、向右用右脚。带球频率要快,推球不能离开脚太大。否则会失控。
方法:运球时用手掌的边缘触球,手掌心不能触球;发力时,手指、手腕控制球的方向和速度;运球时身体重心要低,腰要直;非运球手、臂抬起球。
要领: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体会手按拍和迎引球的动作,抬头,用眼余光看球。运球时手臂动作的放松和紧张要交替进行,掌握好手触球的和力量。
要求:急停时,重心下降,手按拍球的正前方,起动时用力蹬地,按拍球的后上方。要停得稳,起动快。变速运球时,要掌握好高、低运球的节奏,注意突然加速。
方法:以右手运球为例,从防守人或者障碍右侧突破时,先向其左侧运球,然后向右侧变向,变向时,右手按拍球的右后上方,把球从自己的右侧拍到左侧前方,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上体左转,用肩球然后换手运球,加速前进。
(2)加强运球基本功,根据球的走行方向,正确按拍球的不同部位,反复推、拉、变向的运球。
要求:运球动作与脚步要协调配合,运球的落点和用力在小要适当。左右手运球、高低运球、快慢运球在中交替进行,以提高运球能力。
1.要点:分为稍蹲准备姿势、半蹲准备姿势、低蹲准备姿势。在对墙垫球时,应采用半蹲姿势。半蹲姿势要求两脚开立,两膝弯曲,上体前倾,重心靠前,膝部的垂直线应在脚尖前面,两臂放松自然弯曲于腹前。
练法1:对照正确动作要点,反复做徒手。在教学时,把学生分成3——5人一组,先让学生自己看图片,讨论正确的动作要领,然后学生对照图片做模仿。教师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对错误动作加以纠正。
练法2:学生对墙体,做徒手。在教学时,我事先在墙面上用粉笔画出一定高度的线条(根据学生的身高情况,画出不等高度的线),让学生对墙屈膝关节的半蹲、上体稍前倾的站位,要求每位同学的膝关节不能高与自己面前墙面上的线条。经过反复的,学生就能建立起正确的姿势定型,为持球的打下基础。
练法3:双手持球触地。即:学生双手持球向左移动两步,半蹲,用自己手中的球触地,然后向相反的方向做同样的动作。在学生领会动作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听口令或看教师手示做前、后、左、右的快速移动放球。
1.要点:用前臂的手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的两小臂桡骨内侧所构成的平面击球;击球的后侧下部。
2.易犯错误:(1)球打在手腕处,由于接触面小,导致的后果是垫出的球不稳定;(2)击在球的正下部(向上方的自垫球的击球部位),导致的后果是球往正上方走,无法触及墙面或触及较高墙面,球不能正常的反弹回来。(3)单臂击球
练法1:击固定球的。时,三人一球,一人持球于腹前,一人做击球,另一人站于他们的体侧,观察击球者的手型及击球部位正确与否,并时刻提醒和加以纠正。同时,对持球者加以强调:不能无意识中抬高自己手中的球,以造成击球者的错误动作。几次后,三人的角色互相交换,经过反复、多次的,学生就能体会到球应该打在什么部位。
练法2:一人自练。在1的基础上,每人一球,站在墙前,球持于前臂与墙之间,利用下肢蹬伸动作,体会球与手臂的关系和正确的击球部位。在这一中,学生刚一开始可能很难控制球,这时,教师要利用“优点放”,对即使有一点点进步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和表扬,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同时,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以更快的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
中考体育考试想要拿高分,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考生长时间的锻炼,然体育锻了,不仅仅能帮考生在体育考试中拿高分,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强壮的体魄,收益终身。
声明:本文综合正整理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三好网期末+暑期300节免费公开课重磅来袭,师资空前,课程涵盖初一至高三6个年级,知识点全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