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欧篮快讯> 文章内容

背景资料:英国脱欧公投背后的历史纠结

※发布时间:2018-12-29 17:52:2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魏优旃

  英国远离欧洲,虽然是欧盟国,但由于历史及地缘因素,英国与欧盟总是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对欧洲事务不干预政策。二战结束后,为应对战后衰落并维持大国地位,英国于1948年提出“三环外交”构想,将英联邦、美国和联合起来的欧洲作为英国外交的重要三环,支持欧洲联合,但不愿意直接参与。

  在欧洲联合模式上,英国反对把建设具有某些超国家性质的联邦欧洲作为欧洲联合的目标,主张建设一个基于主权国家联合基础之上的欧洲。

  1951年4月,西欧6国(法国、联邦、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其旨是通过免税贸易弥合二战造成的裂痕。1957年3月,6国正式签署《罗马条约》,欧洲联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简称“”)诞生。

  1959年11月,英国与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签订“欧洲贸易联盟”条约,形成7国“小贸易区”,对抗欧洲一体化。该联盟终因市场狭小、组织松散而解散。

  给参与国带来了切实利益,而英国当时又面临经济发展放缓、殖民地纷纷、不受美国重视等处境,为寻找、经济出,英国开始踏上加入历程。

  上世纪60年代,英国曾先后三度申请加入,但在1963年和1967年两度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否决。1973年1月1日,英国正式加入。

  虽然加入了,但英国对于的态度依旧充满着不确定感,特别是由于内的许多规则并不照顾英国利益,如预算和共同农业政策等问题,这使得英国内部对地位是否符合英国最大的国家利益产生了激烈的辩论和分歧。

  1975年6月,英国就是否继续留欧举行公投,虽然最终67.2%的选择了“留欧”,但英国疑欧主义的影响力依旧存在。

  英国加入后,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英国历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一直未能心投入,一方面既想搭上欧洲融合发展的列车,以免被在圈外,又担心因融合过密、过深而失去其恪守的性。因此,当欧洲一体化进程符合其国家利益时,英国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反之就会成为一个旁观者甚至者。迄今,英国没有加入欧元区和《申根协定》。

  2009年欧债危机的爆发,促使英国疑欧力量再度上升。2013年1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表达了英国对非欧元区国家遭受欧债危机拖累的不满以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损害英国利益的担忧。同年3月,卡梅伦要推动“欧盟”并根据英欧谈判结果发动公投。

  2016年2月,英国与各国经过艰苦谈判,最终就欧盟达成协议。协议同意英国在欧盟中享有“特殊地位”。卡梅伦随后宣布,将于6月23日举行全民公投,决定英国是否留在欧盟。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