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体育行业相对封闭时,市场竞争有限,轻资产运作的体育中介代理公司往往拥有一定的空间。
成立于2004年的体奥动力和双刃剑体育,2006年的欧迅体育,2008年的合力万盛,2009年的盛开体育,2010年在天盛传媒基础上继承而来的新英体育等等,都是这类公司的代表。
他们或倒手体育营销资源,或运作海外俱乐部来华办赛,或买卖赛事版权,或代理赛事票务。总之,是依靠国内外信息差、人脉关系、资源便捷性,通过倒手资源在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流动,一笔一笔地做着赚取差价或佣金。中介是他们的底色,拼缝是他们的生意。
但形势比人强。国务院46号文发布之后,中国体育产业逐步放开,外部资本大量进入,关于体育资源的竞争迅速白热化。
出于抢占市场、竞争对手等目的,资本辅一入场,便越过中间环节,高举高打地从产业更上游攫取资源。过去压力并不大的体育拼缝公司们,由于普遍缺少强有力的资本做后盾,开始在核心资源的竞争中出现疲态。
体育版权领域,这一特征最为明显。过去,体育市场活跃着大量的版权代理公司。但最近这三年,赛事联盟协会或版权方在谈判分发新的周期版权时的首选,不再是交由中介代理,而是直接发售给大型数字平台。
一方面因为乐视体育的拼夺,导致大型数字平台普遍出价更高。另一方面,腾讯在NBA转播上的投入和运营,也让各大赛事联盟和协会及其全球版权代理机构发现,中国买家们不光能在版权采购上不惜成本,在运营上可提升的空间也很大。
亚足联(及代理机构拉加代尔体育)、英超、德甲便是这样做的。2015年10月,亚足联独家商业代理公司拉加代尔体育,直接将2017年~2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的全版权,以1.1亿美元的价格打包发售给了乐视体育,并引入后者的战略投资。(当然,体奥动力2017年初又从乐视体育手里将亚足联赛事版权夺走,那是后线两年里,苏宁旗下PPTV分别以7.21亿美元、2.5亿欧元的价格打包抢走英超和德甲全版权资源。在此之前,这三个项目在中国地区的版权通通由中介把持,欧迅体育代理亚足联(数字版权)
外部重资本的入场,大型数字平台的野心以及境外版权卖主的,让拼缝公司们角色日趋暗淡,空间变得逼仄。这些行业老玩家自然不愿束手就擒,安之若素地接受命运的审判。转型,成了他们共同的选择。
体奥动力先行一步,80亿拿下5年中超信号及版权,开始自己组建信号制作团队,在数据、经纪、营销环节以及搏击、街舞项目上做着投资布局,并开始自诩为一家体育全产业链公司。
转年,乐视体育资金链断裂,不仅无力继续负担2年27亿中超合同,连此前从体奥买下的德甲、中国之队、J联赛版权款项也存在拖欠行为。
足协新政的出台,让体奥有了与中超公司就中超版权价格协商的契机。近期,谈判重启,但对体奥来说,这恐怕是一段并不轻松的漫漫旅程吧。
欧迅体育是一家颇具代表性的体育拼缝公司,运作品牌赞助中超、CBA、中国足协中国之队,运营版权、商业赛,代理中超票务,欧迅体育涉猎颇广,但缺少一只长期持续稳定的现金牛。
因为赛事运营的拖累,欧迅在2013年~2016年连续四年亏损,且亏损逐年扩大(-113万、-177万、-2731万、-5343万)
意识到风险的欧迅,通过缩减体育票务承销业务和终止绝大部分亏损严重的体育赛事运营项目,连续四年亏损后,终于在2017年半年报首次实现盈利。
依靠帮福建系企业代理体育营销业务,双刃剑获得一定的空间和利润。46号文之后,双刃剑果断拥抱资本,以极高的估值卖给了当代明诚,但也签下了严苛的对赌协议。
2017年是个体育小年,没有了奥运会、世界杯、欧洲杯,需要完成8700万元对赌利润的双刃剑,看中了体育生意,主导上市公司对新英的收购。与此同时,继续抓住体育营销和其他的拼缝机会。
一个重要原因是,世界杯第赞助商所享有的世界杯场边LED广告权益较少:与同区域的其他支持商一起,以联合广告形式呈现,每场比赛1分钟。
激进的天盛传媒倒下后,IDG资本组建新英体育在中国市场重新运营英超版权。得益于46号文之后市场竞争的加剧,尤其是乐视体育所搅动的格局变化,苦捱多年的新英体育在2015年通过数字版权分销而实现盈利。
单从投资回报的角度看,与IDG资本所投的其他项目比,英超版权绝对谈不上一笔多么成功的投资,更何况过程还如此夜长梦多。
盛开体育也加入到转型行列中。这家传统的体育营销公司,以世界杯、欧洲杯款待票务代理起家,在46号文之后,通过以市场咨询角色协助万达收购盈方体育传媒,帮助海信将欧洲杯赞助项目落地等业务而为更多人所熟知。其中,帮助海信对接欧足联落地欧洲杯赞助项目,盛开体育收获了不菲的服务费。
2013年年末,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美巡赛和中奥体育达成三方协议,在中国举办中国巡回赛-美巡系列赛,该巡回赛于2014年~2016年在中国境内连续举办了三年。窦泽成和张新军正是凭借着在2016年该赛事年度金榜上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五,再通过2017年在韦伯网巡回赛上的优异成绩,拿到美巡赛全卡,成为第一批获得美巡赛会员资格的中国球员。
盛开体育与美巡赛宣布合作的发布会上,双方只宣布每场赛事总金为150万元人民币,但并未宣布美巡赛-中国是否拥有世界积分,中高协没有相关领导出席--中高协与中巡赛还有十年合约。
但中国市场却是另外一番局面。中奥与美巡合作举办美巡中国赛的三年里,中国市场上只存在一项巡回赛。期间,平安银行作为赛事的冠名商,每年支付2000多万的赞助费用。除此之外,一年12场比赛,每个球场每场比赛向赛事支付360万元。这是中奥办美巡中国赛最大的两项收入来源。
美巡系列赛-中国2018赛季每场赛事总金150万元人民币。按照行业惯例,每站比赛承办运营费通常是金的3倍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美巡系列赛-中国每站比赛的投入将在600万元上下,全年十多站下来,成本不容轻视。
产业封闭时,市场是局域网,岁月静好,拼缝公司们各得其所,依靠各自的信息和资源优势过活。当产业,市场成互联网,竞争加剧,过去成就拼缝公司的那一套难以持续奏效,每一位玩家都需在新的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