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是因为在国内呆的有点厌倦了,算是给自己一个合情合理回去的借口吧。目前生活的城市是,理论上是一个生活方便、充满活力、不会无趣、弥漫雾霾的国际大都市吧。
相比,伦敦或许是一个一年364天阴天下雨,只吃fish&chips的腐国之都?然而我现在却无比庆幸,我读master来到的城市,是伦敦。
读Master的选择很多,而英国打动我的无疑就是时间短,效率高。本科只要三年,大部分master的课程都只需要一年,对于女生而言这不是性价比之王吗?对于留学目的是学位的童鞋可以快速拿到海外degree;对于想深造、继续学术研究的童鞋,可以通过1年硕士来看自己到底适不适合,以后再在这个方向读PHD等继续深造。总的来说,虽然英国学费生活费相对较贵,但是因为在时间上较短也可以减少不少花费。
英国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精英教育闻名世界。在英国留学,既可以体验到全球化的,又能在很多地方感受到隽永深刻的英伦文化。第一次去剑桥大学的时候,是我大二的时候。从小听闻的世界名校,一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所以来到英国旅游必访之地肯定是Cambridge. 到剑桥之后才了解到,剑桥其实也是一个小镇的名字,由一开始的大学逐渐发展成一个小镇。剑桥大学的各个学院遍布在剑桥小镇的各个角落,大学也是如此。虽然作为游客并没有深刻地感受到学术氛围,倒是被剑桥小镇的美景和剑桥型男所吸引。
在国外读书的学子都有一个难以言说的痛,就是吃饭。尤其在欧美这样的国家,我都不能理解他们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呢?所以请不要嘲笑那些出国默默背老干妈火锅底料的孩纸,那都是救命的啊!虽说现在中超什么都能买到,但更多的,带的都是老妈的一片关怀之情。
除了吐槽腐国的天气,美食(其实在腐国都不用美食这两个字)也是支撑着我们谈资很重要的part.可能是由于英国当地人也觉得没什么好吃的,所以在这里你可以很轻易的品尝到来自世界的美食。来自意大利的各种餐厅,大街小巷可见的日式快餐尤其深得腐国的喜爱,中餐的密集程度也超出了想象。但对于留学党来说,做中餐才是之道。大家应该都是出国后才知道西红柿炒蛋到底是先放蛋还是先放西红柿。可能是留学时除了上课之外有些无聊,在英国留学这一年,我学会了炖排骨、炖鸡汤、包饺子、包包子、做馄饨、肉夹馍、红烧肉..........没错,为了,英国毕业之后都可以拿新东方的结业证书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没饭吃了。
在英国读书的另一大优点就是方便去欧洲旅游。假期那么多,趁个bank holiday就能打飞的或者坐火车到法国买买买了。其实留学不只是学习专业知识,更是认知世界、了解世界文化的好机会。相比美国、这些地广人稀的地方,在英国可以很方便的去到你喜欢的欧洲城市旅游,不论是去西班牙看球赛,去巴黎看铁塔,还是去意大利吃披萨,对自己20岁的人生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尝试和挑战呢。TIPS,英国不是申根国家哦,去欧洲旅游无需再办申根签证,不过在英国直接申请也很简单方便的。
根据每个人本科背景或者兴趣不同来选择学校和专业。我跟大部分童鞋一样,开始只直奔着学校排名和知名度,但由于自身本科专业太局限(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想申请好学校只能申请教育相关专业。虽然也拿到了KCL、UCL的offer,但对于专业一直不是很感冒,自己还是想尝试一下商科类的学校。当时趁暑假在伦敦学雅思,利用周末去看各个学校的情况。第一次见Royal Holloway的时候,就被这个安静的小镇和绝美的main building吸引了。因为在伦敦的学校都是没有校园的,所以突然看见了拥有欧洲排名前十最美校园之称的校园,真是有点迫不及待的就决定了这所学校。
皇家霍洛威学院作为历史悠久的名校,是在当时在任的维多利亚女王的支持下于1879年由托马斯·霍洛威(Thomas Holloway)筹资创立的。女王本人于1886年授予其皇家特许状并亲自主持了开校典礼。皇室对于皇家霍洛威学院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学院不仅与英国皇室关系匪浅,还加入了伦敦大盟,更以世界上首个开设信息安全专业授课型的硕士课程闻名全球。学校以艺术和人文学科见长,培养出许多著名的校友,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长腿莫文蔚也是该校的毕业生喔。